歷時數月的TikTok收購案終於即將畫上一個句號,我們無法窺見整個談判的過程,但從雙方的隔空喊話和中間透露出來的一些資訊來看,這仍是一場速戰速決又不失經典的談判博弈,雙方所使用的主要談判技巧可以概括為以下幾種:
懂王採用的技巧:
01 / 引入“干擾因數”
這是懂王最擅長的一招,一上來就直接喊話TikTok必須出售。我們也在之前的談判中看到懂王數次使用這招向對方頻頻發難並且屢試不爽。什麼是干擾因數呢?就是在談判開始的時候提出一個對方完全不可能接受的條件,刺激對方的神經,然後在後來的談判中以此作為籌碼,換取對方在其他地方的讓步。這招能夠得逞的關鍵在於自身的心理建設要足夠強大,敢於拉得下臉做壞人。並不只有處在絕對優勢地位的一方可以用這招,比如金家也很樂於此道,動不動就要射導彈,然後換取其他的支持。重要的是,你要豁得出去,同時最後當你要收回成命的時候,要有不怕被啪啪打臉的心態。
02 / 採取“極限施壓”
這也是懂王最善用的伎倆之一,在引入干擾因數之後,緊接著就劃定了交易的時間底線,否則就要採取“淨網行動”,你不按我的來,我就要直接幹你。從衝突管理的角度這其實已經超出了談判的範疇,而是直接採用強加於人的方式,但懂王的真實意圖還是希望通過極限施壓來加強自己談判的籌碼,以實現自己在談判桌上的利益最大化。關於極限施壓,可以參考我們的
03 / 提出“表外條款”
以上兩個手段,就算完全得以實施,最終也只能達到一種損人不利己的效果。TikTok在美國關張大吉,並不能給對方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好處,只能是在其狂熱派選民當中秀一把肌肉,甚至還可能會引來國際輿論的譴責。懂王的“表外條款”就是要收取交易費,這從旁觀者的角度看似無理,但在談判中的對方看來卻可能只是一種在商言商的“條款”,只要對方願意給,無非是個破財消災的買路錢。重要的是,表外條款有助於在激烈衝突時幫助雙方下臺。
TikTok應對的技巧:
01 / 劃定一個清晰的“底線”
TikTok在最開始的交鋒中最吃虧的一點是沒有“底線”,而且對方也知道你沒有底線,所以就能一直摁著你的脖子逼你簽賣身契。事情的轉捩點在中方在八月緊急出臺了出口技術限制清單,這相當於説明TikTok強行劃定了一個紅線,也讓美方知道,如果一意孤行,非要強迫TikTok出售,那最終的結果只能是NO DEAL。在談判桌上,沒有底線,就是沒有選擇;沒有選擇,也就沒有底線。再往高一點說,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
02 / 瞭解對方的真實意圖
懂王逼TikTok出售難道真的只是為了那筆仲介費嗎?再是個商人,錢又不進他自己的口袋。實際上,不管懂王怎麼折騰,其背後的目的只有一個,為了11月的選戰,這對他才是具有決定性的“生死一戰”。懂王的坐地起價極限施壓無非要向鐵粉們展現自己的強勢手腕,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希望達成交易,也不好直接跟對方硬碰硬,避免撞牆產生僵局。我們需要探究的是,一個5mm的鑽頭並不是對方的真實需求,一個5mm的鑽孔才是對方的真實目的。瞭解對方訴求背後的真實需求,這樣有助於幫助自己找到對自己來說成本更低的方案來解決對方的問題。
03 / 引入其他的解決方案
這個時候和“雲上貴州”如出一轍的“雲上加州”方案也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你不是喊著嚷著是因為米國人民資料安全的問題才非要逼TikTok出售的嗎,那我直接讓你們可以信賴的自己人來做資料運營商總沒毛病了吧。我們在聽取別人的反對意見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機敏,因為反對即認可,對方在反對一件事情的時候其實也在表明他認可其他的事情,這就有可能是對方的靈活地帶,也是談判的破局點。TikTok提出的這樣一個避實就虛的方案,實際也是在瞭解到對方背後的真實需求後,繞開對方的限制因素,避免在對方的底線問題上撞牆。懂王隨即借坡下驢,宣稱勝利。
One more thing - 談判節奏
實際上,當TikTok和甲骨文幾天前第一次提出方案的時候,懂王並沒有直接買帳,而是繼續找茬 - “這樣的話美國政府並沒有得到任何好處,我不同意!”。試想這時如果懂王直接同意他這麼愛面子的人臉上怎麼掛得住?另外如果懂王直接同意TikTok估計也會不舒服,可能會立馬後悔是不是自己出手太大方,不然對方怎麼就直接就答應了。談判的最後階段扭怩一下,有助於大家在心理上都舒服點。我們要學會掌控談判的節奏,張弛有度,尤其是最後下坡的時候要捏刹收速,太爽快有時容易讓對方覺得被你占了大便宜。
其實即便這時懂王站出來反對,雙方也已經有了即將達成協議的跡象,注意懂王反對這個交易的關鍵點在於美國政府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實際上,當對方對你提出的方案提出一個具體的問題甚至是挑戰的時候,其實和成交已經差得不遠了。還是那句話,對方反對一件事情的時候就是他在認可其他的事情。這時懂王其實並沒有強烈反對代運營的模式,談判接下來的重點在於,如何讓雙方下臺。注意這時不要再作出原則性的讓步了,可以採用送上餐後甜點的方式來鎖定交易。比如TikTok最後的方案是聯合其他幾家企業成立一個50億美元的基金,促進教育發展,在作出讓步的時候同時也利用這次事件產生的公眾關注度順勢做了一次公益活動,這對TikTok日後在海外的發展也是一個加分項。從另一方面說,這對懂王也是個有裡有面的事,就是不知道按照他的性格日後會不會又坐地起價,出爾反而,我們只能拭目以待。另外,Oracle這家科技公司是科技界少數公開支持懂王的公司,大部分其他科技公司,包括微軟,都是民主黨的支持者,這次懂王可以說是投桃報李,不單為金主賺一筆,自己也間接控制目前美國最有效的宣傳平臺。